时间:2022-12-13 01:39:32 | 浏览:1406
新闻眼每一处地方都有它的独特风貌和气质。在风光迤逦的北部湾海畔,至今还保留有火山石、珊瑚石甚至蚝壳垒砌的房子,形成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时代大潮下,这些特殊的建筑部分已被取代,还有一部分仍屹立不倒。连日来,记者走进钦州龙门港,感受这些独特建筑背后的沧桑故事,感受渔民们的勤劳和智慧。
大蚝,对于吃货们来说并不陌生,但你见过用蚝壳建起的蚝屋吗?钦州市钦南区龙门港镇村民用蚝壳建房居住,这种极具海边地域特色的房屋,成为不少网友的打卡点,被戏称为真正的“蚝宅”。随着时代变迁,蚝屋逐渐被新楼取代,从“蚝宅”到豪宅,见证了龙门港人的生活变化,也见证了龙门港人的勤劳和智慧。
龙门港海域万亩蚝排壮景。钦南区委宣传部供图
斑驳“蚝宅”是网友热门打卡点
12月3日中午,记者驱车来到龙门港镇东村,村道两边都是崭新的楼房,宽敞明亮,庭院深深。一位老人指着新楼下毫不起眼的矮旧老房说:“这些就是用蚝壳建的房子。”记者看到,老房盖有瓦片,墙面刷着一层石灰,在斑驳的墙面零星裸露着几块白色的蚝壳。若不细看,你根本不知道这是用一块块蚝壳垒砌起来的“蚝宅”。
村民杨女士家的祖宅外墙批灰几乎脱落干净,裸露着成千上万块蚝壳,密密麻麻又整齐排列,可谓“蚝”气十足。这栋老房子,是许多网友最喜欢前来打卡的“蚝宅”。粗糙的蚝壳墙显现出长年累月风雨侵蚀的痕迹,记者抓住墙上一块蚝壳摇一摇,发现它非常坚硬,十分稳固。
无人居住的蚝屋,显得有些破败。南国早报记者 钟小启 摄
蚝墙有两米多高,墙底是一层用石头堆砌成的基脚,高约30厘米,四角和横墙用青砖砌成。墙壁是用一块块大蚝壳和黄泥浆混合在一起砌成,厚约20厘米,屋顶用瓦片遮盖。不过,这栋独特的“蚝宅”早已无人居住,显得有些破败。
结实耐用 历经百年依旧稳固
“蚝屋是祖上建好传下来的,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杨女士告诉记者,这间“蚝宅”归她丈夫的哥哥所有。多年前,他们一家人搬到外面居住后,老房子空置了,因年久失修,外墙脱落严重。旁边还有一间平房是杨女士家的,也由一块块蚝壳垒砌而成。那么,建这么一间房需要多少蚝壳?杨女士称,具体需要多少蚝壳她也不清楚,但听人说砌一平方米的墙需要近千块蚝壳。
这么多的蚝壳从哪里来?当地村民表示,以前交通不发达,建筑材料也匮乏,村民生活很拮据,建房用的红砖和青砖买不起。龙门港镇三面环海,此处海域位于咸淡水交汇处,非常适合大蚝生长,村民就地取材,将蚝壳作为建筑材料。蚝宅冬暖夏凉,防虫防火,住在里面非常舒服。
利用蚝壳垒砌的墙。南国早报记者 钟小启 摄
“蚝肉挑出去卖,蚝壳留下来建房。”去年嫁到东村的梁女士说,听老人说,以前经常潜水挖大蚝挑回家食用,吃完后将部分蚝壳烧成灰,混合黄泥制成粘土,再把蚝壳与粘土混合,层层堆砌成屋。蚝屋非常牢固,龙门港镇每年都会经历几次台风,蚝屋几乎没有损伤。
当地计划将“蚝宅”改成民宿 谱写新篇
龙门港镇是养蚝大镇,上世纪50年代,当地利用良好的水质养殖大蚝,从当年的蚝柱发展到如今的万亩蚝排,大蚝养殖已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养蚝人越来越多,蚝屋却越来越少,以前的祖辈建起的蚝屋逐渐被水泥楼取代。“十几年前东村和北村还有不少蚝屋,如今为数不多了。”梁女士说。
龙门港镇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龙门港镇处于小岛上,面积不大。许多村民养蚝致富后,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建房,只好将原来矮旧的蚝屋拆掉,建起新的水泥房。蚝屋具有浓郁的海边地域特色,见证过龙门港人的智慧,全镇现存的蚝屋还有几十处,有的还有人居住,但面临着逐年减少的局面。
如何保护这些特殊民居,当地政府有初步想法。龙门港镇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镇过去是重要的海防要地,有“将军楼”“五井流香”“龙门七十二泾”等旅游景点。随着打卡的网友越来越多,当地村民意识到蚝屋的价值,保护意识渐渐加强。未来,政府计划引进外资,结合其他旅游景点,打造旅游风景区。例如,可以把蚝屋改造成特色民宿,游客到此可以参观万亩蚝排、吃鲜美大蚝、住特色“蚝宅”。
来源:广西云客户端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规定,经专家组综合研判同意,结合钦南区疫情防控处置情况,决定从4月4日0时起,将钦南区沙埠镇沙寮村委下沙村,钦南区沙埠镇沙寮村委黄歧洞村,钦南区沙埠镇大岭村委东下队三个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特此通告。钦州市
钦州市钦南区龙门港镇探索依托“红湾”主题阅读体验区搭建学习平台,使党员教育在“书香气”中不断激发活力、凝聚合力。作者供图 近年来,钦州市钦南区以增强党性修养为根本,以强化工作本领为核心,重点讲好“乡村振兴‘发展课’、红色党课、身边理论课”三
日前,广西钦州自然资源局发布钦州市2022年第2期采矿权出让公告和钦州市2022年第3期采矿权出让公告,6宗采矿权出让矿区内累计资源储量2.62亿立方米,折合近7亿吨,其中建筑用储量累计超5亿吨。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出让的6宗采矿权中,有5宗
钦州,一座海鲜城市坐落在北部湾畔这里有钦江、茅岭江和大风江穿城而过流入烟波浩瀚的钦州湾钦州湾位于北部湾海岸线最海域面积1649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562.64公里这里是中国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之一这里有风景优美的三娘湾这里号称“海上粮仓”数
今年以来,钦南区始终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落实“六稳”要求和“八字方针”,全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一季度钦南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4亿元,同比增长7.3%
4月11日11:00,钦州市举行2021年“歌飞三月三·情满八寨沟” 壮乡嘉年华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共钦州市钦北区委常委、钦州市钦北区委宣传部部长,新闻发言人梁荣胜,钦州市钦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邱胜霖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钦州市钦北
近日,笔者走进钦北区大寺镇那桑村黑皮冬瓜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排排黑皮冬瓜整齐划一,列队挂在田间的竹架上,一派丰收景象。下午,这批优质黑皮冬瓜将运往河北、江西市场。据收购商介绍,钦北区大寺镇那桑村所产的黑皮冬瓜表皮光滑,肉质致密,口感好,耐
讲真,看着钦北区与钦南区的对比,好心酸,好妒忌。随着吾悦广场的正式营业,突然间有感而发。身为北区的小老百姓。看着南区一条条又宽又干净的大马路,在看着一座座高楼大厦,一个个大商场,一个个景观休闲场所。再看看北区这边吐槽了几年的泥桥路段,325
两名青年在拉坭兴陶陶坯。 翟李强 摄中新网钦州11月25日电(翟李强)11月25日,来自中国各地的百名艺术家聚集广西钦州坭兴陶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展雕刻坭兴陶活动。当地希望借此进一步促进坭兴陶与各地艺术家的交流合作,创新和发展坭兴陶产业。艺术家
时临春节 家家户户都打扫卫生 清理物件清理时 偶然发现一个老物件 一个旧钦州泥兴陶厂出品的一个茶壶 足足用了一包小苏打清理茶渍 才勉强清理成这样 我询问下老行家 此壶手法 怎么这么奇怪 壶底开切 此壶可有叫法